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国产96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關于九谷惠福生態科技(雷鋒農場)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

作者: 來源:和平縣環境保護局 發布時間:2020-01-09 瀏覽次數:- 【字體:

和平縣九谷惠福生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你公司報送的《九谷惠福生態科技(雷鋒農場)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收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6年9月1日施行)、國務院682號文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廣東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以及《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名錄(2019年本)的通知》和《河源市環境保護局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建設項目名錄(2017年本)的通知》等有關規定,批復如下:

  一、九谷惠福生態科技(雷鋒農場)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由和平縣九谷惠福生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新建,項目位于和平縣長塘鎮蘇光村(主要包括4個地塊),中心坐標115°09'22.41"(115.156224)E,24°35'10.26"N(24.586183),地塊1蘇光村劉貴塘,占地面積16650平方米,四周為山地,坐標為115°08'03"E,24°35'16"N,主要為魚塘、養殖雞、鴨等。地塊2、3位于蘇光村阿婆塘,占地面積為31968平方米,東南背面為山地,西面為水田,坐標為115°08'52"E,24°35'31"N,主要種植蔬菜、草藥和水果。地塊4位于蘇光村下硳村,占地面積為18648平方米,四周為山地,坐標為115°09'32"E,24°35'33"N,主要種菌草。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占地面積101畝,建筑面積3000m2,主要從事牛、羊、雞、鴨、魚的養殖,以及蔬菜、韭菜、中草藥、水果、菌草和食用菌的種植。設計規模為肉雞常年存欄量10000只、蛋雞5000只、牛82頭、羊120頭,鴨常年存欄量5300只、魚塘6畝(蝦、雜魚共80噸)、韭菜25畝、中草藥25畝、菌草30畝。

  二、根據深圳市星月之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編制的《和平縣愛木郎家具有限公司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評價結論,項目在認真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和要求前提下,原則同意該項目。

  三、該項目的污染物排放執行下列標準:

  1、《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廢氣主要為養殖產生的飼料破碎粉塵、氨氣和硫化氫、惡臭。氨氣和硫化氫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的二級標準,臭氣濃度排放執行廣東省《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44/613-2009),粉塵廢氣執行廣東省地方標準《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時段二級標準。

  2、《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養殖廢水經處理后回用于果樹灌溉,其處理后污水執行《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44/613-2009)和《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旱作標準值中的嚴者。

  3、《噪聲排放標準》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1類標準;

  4、《固體廢物》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修改單(生態環境部公告2013年36號)的有關規定對臨時堆放場地進行管理和維護;本項目糞便排放執行《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病死動物處理執行《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農醫發[2013]34號);

  四、按環保要求落實“三同時”制度,即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與污染防治工程實行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入使用,并落實以下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和環保要求,主要包括:    (1)本項目擬采用水肥分解法處理廢水,采用雨、污分流系統,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經微生物菌群一級水肥分解池、二級水肥分解池后進入水肥一體化噴灌暫存,用作水培農作物及農林肥料及用水。廢、污水處理后全部用于果林灌溉,不排放。

  (2)養殖惡臭、農藥噴施過程中產生的惡臭氣體以及產品運輸車輛排放的機動車尾氣,做好相關措施,減少污染。

  (3)做好水泵噪聲以及飼養動物叫聲有效措施。

  (4)做好動物糞便、病死動物尸體、清塘淤泥、沼渣、爛果相關措施。動物糞便經收集后進行堆肥、病死動物采用安全填埋井填埋、爛果經發酵處理后用作肥料、清塘淤泥全部用于加固塘基。

  五、若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等發生重大變動時,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六、本批復作為該建設項目選址報建和建設依據。項目建成后,應竣工環保驗收,并報監管部門備案,納入常規范圍管理。

  七、本項目日常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由縣環保局環境監察分局負責;本項目的“三廢”排放應委托有資質的環境監測機構監測,為日常的監督管理提供依據。

  


2020年1月9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