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工作情況匯報
我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堅決做好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相關工作。現將我縣關于建立健全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相關工作的落實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以上率下的應急救援體系。我縣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近期處于全國兩會期間,縣委、縣政府兩位主要負責同志在多個場合強調安全生產、森林防火、安全維穩等工作的重要性,并率隊到各鎮各行業企業進行督導檢查。針對應急救援體系的健全情況,我縣一是及時調整議事機構。嚴格落實“雙主任制”,縣安全生產委員會及時調整由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同時任安委會主任;縣森林防滅火指揮部已調整由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指揮長,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擬調整由縣長擔任第一召集人,目前正在呈批中;縣三防指揮部、縣消安委調整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任總指揮,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全縣應急救援相關工作的組織協調。二是嚴格落實“三級聯系人”制度。實行縣領導掛鎮、鎮領導掛村居、村居干部掛戶的“三級聯系人”制度,以上率下,做好應急救援工作。制度已在去年“龍舟水”強降雨及春節期間森林防滅火工作中得到檢驗,縣四套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到基層一線,到掛鉤鎮指揮調度協調各項工作,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三是完善了方案預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健全應急預案體系的通知》,確定縣級預案由1個總體預案和29個涉及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等方面的專項預案組成,明確了負責編制或修訂預案的牽頭部門。目前《和平縣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已完成征求意見,專項預案已完成備案19項,完成擬稿5項,其余5項正在抓緊制定中。我縣將對各牽頭部門加強督查督辦,確保于2021年3月底前完成縣級應急預案的編制或修訂工作。各鎮均對應印發了突發事件總體預案,各村居均已建立一頁紙預案或明白卡,明確了轉移人員、轉移路線、轉移責任人、安置點。四是加強應急演練。我縣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堅持每年對森林滅火、消防救援、防汛等重點應急工作進行演練。2020年我縣各級各部門共開展了76場應急演練,其中縣級演練13場,部門演練23場,鎮級演練31場,共計87300余人參加,有效提高了應對突發性事件的組織和處置能力。
(二)加強部門聯動,建立條通理順的應急救援運行機制。一是理順職能體系。調整優化縣應急救援總指揮部和專項應急指揮部,堅持一崗雙責,由各行業部門分管領導擔任各專項指揮部指揮長。近兩年已順利完成三防指揮部和森林防滅火指揮部的職能劃轉,將縣水務、林業部門的相關人員、設備、物資交接給縣應急部門,并補充加強了人員力量。二是建立各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和聯席機制。縣應急管理部門與縣人武部、武警中隊等當地駐軍每半年定期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完善搶險救援協同體系;與氣象、水務部門在強降雨來臨前均會舉行會商會議,分析研判形勢,作出預警預報;與發改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建立縣級救災物資應急保障聯動機制(試行)的通知》,健全完善了統一指揮、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確保緊急情況下救災物資及時調撥到受災地區,全力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三是健全縣鎮兩級救援聯動隊伍。我縣統籌全縣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健全了由縣應急管理部門統一協調、各部門應急聯動的處置與救援機制,形成了以“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為主、部門救援為輔、鎮村救援為補充”的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體系。目前,全縣綜合性應急搶險救災隊伍主要有5支共269人,分別為縣森林消防大隊80人、縣消防救援大隊49人、縣武警中隊20人、縣人武部基干民兵連100人、縣醫療救援隊20人,配備有橡皮艇、沖鋒舟、救生衣、消防車、破拆工具、對講機、無人機等救援設備。各鎮均按規范要求組建了半專業撲火隊。接下來,將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和部署,有計劃、有組織、有重點地建設應急專業救援隊,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
(三)加強資金投入,建立標準化的應急救援平臺設施。一是優化縣級應急指揮平臺。縣級應急指揮中心將在原縣工業園管委會大樓重新建設,預計上半年實現搬遷。在配齊其他設施設備后我縣將一改原縣級指揮中心面積狹窄,條件簡陋的現狀,建成技術先進、標準統一的縣級智能應急指揮平臺,有效提升我縣自然災害防治、安全生產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指揮調度能力。二是完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倉庫建設。我縣已設置1個救災物資倉庫和1個應急物資倉庫,其中救災物資倉庫設置在縣糧食倉庫,面積可根據物資儲備數量靈活調配,各項設施設備較為完善,救災物資能夠得到有效保管;應急物資倉庫為臨時租用店面,面積約200平方米,設置有防潮、消防、照明和給排水等設施設備,能夠基本滿足目前物資儲備要求。接下來,我縣將加大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力度,并加快標準化應急物資倉庫建設,目前新建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倉庫項目已立項,項目計劃用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目前正在縣工業園二期進行選址工作。三是強化資金保障。我縣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嚴格按照預算法要求設置預備費,2021年設置預備費4100萬元,保障我縣防災減災救災相關工作。每年投入大量資金采購防汛、防火各種裝備,2020年春節期間我省森林防火形勢嚴峻,為切實提高滅火能力,我縣臨時投入縣級財政資金146萬元,先后緊急采購了兩批水車、滅火機、無人機等裝備。2019年我縣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實現了消防救援大隊指戰員的醫保優待政策,指戰員在醫院就診享受軍人待遇。同時我縣在東山嶺下已新建一棟專業森林消防隊營房,目前正在完善余坪、道路等市政工程建設,近期將可投入使用。
二、存在問題
我縣認真落實省、市關于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相關要求,大應急救援的管理體系初步形成,但與上級要求和群眾希望相比,仍存在不少問題:一是應急救援專業技術力量還不夠強,各行業專家短缺,應急管理專家隊伍尚未配齊。二是鎮村級力量相對薄弱,鎮村的人員隊伍和應急指揮中心、裝備物資倉庫等設施設備的標準化建設資金壓力大。三是應急預案體系不夠健全,部分專項預案的針對性還不夠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完善各類應急預案。統籌做好各類應急預案的修訂匯總工作,建立本級應急預案數據庫。督促各行業部門及時修訂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立足問題導向,指導各鎮村和企事業單位科學制定應急預案和演練計劃,真正做到按預案快速妥善處理突發事故。
(二)進一步強化應急隊伍建設。按照“專兼結合、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原則,建設一支“除患必先,救援最前,應急為民”的高素質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在加快建立縣級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同時,推動交通運輸、水務等部門充分發揮各自行業領域的專業優勢,組建各自專業搶險隊伍。支持社會應急救援隊伍融入到應急救援體系,全面提高應急處置隊伍協同作戰能力。
(三)進一步夯實基層應急基礎。全面推進基層應急管理標準化建設,充分整合鄉鎮現有人員,建強鄉鎮應急管理辦公室。逐步將鄉鎮現有護林員、輔警等力量整合,組建鎮級綜合性救援隊伍。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保障力度,進一步完善鄉鎮應急指揮中心和裝備物資倉庫的標準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