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国产96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應急管理

關于印發和平縣人禽流感防治應急預案的通知

作者: 來源:本網 發布時間:2018-10-20 瀏覽次數:- 【字體:

和府辦〔2018〕45號

 

和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和平縣

人禽流感防治應急預案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縣府直屬各單位:

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和平縣人禽流感防治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縣衛計局反映。

 

和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10月16日     

 

和平縣人禽流感防治應急預案

 

第一部分 總則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也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的按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截至目前,已證實可感染人的禽甲型流感病毒亞型有H5N1、H9N2、H7N7、H7N2、H7N3等,其中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后病死率很高。由于人類對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以及病毒可能出現的變異,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該疾病可能是對人類存在潛在威脅最大的疾病之一。

一、目的

為貫徹國家和廣東省關于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法律法規,科學、規范、依法、有序地構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人禽流感應急反應機制,全面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減少人群感染機會,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擴散,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我縣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工作原則

預防為主、依法管理、屬地負責、分級控制、快速反應、依靠科技。

三、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以及衛生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廣東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廣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平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四、疫情預警分級

根據動物禽流感疫情危害程度或人禽流感發展趨勢,將人禽流感疫情由低到高劃分為四個級別,即:一般(Ⅳ級)、較大(III級)、重大(Ⅱ級)和特別重大(Ⅰ級),并依次采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作為應急響應級別警示色。

(一)一般疫情(Ⅳ級)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

1.本縣范圍內出現疑似或確認禽類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但沒有發現人禽流感病例;

2.縣外出現人禽流感疫情對本縣造成直接威脅時(如輸入性人禽流感疑似病例)。

(二)較大疫情(III級)

本縣范圍內出現以下三種情況之一:

散在的人禽流感臨床診斷病例、實驗室確診病例、輸入性人禽流感確診病例(尚未發生人傳人)。

(三)重大疫情(Ⅱ級)

縣內出現多點或多起聚集性病例(未發生人傳人或僅發生有限的人傳人)。

(四)特別重大疫情(Ⅰ級)

縣內出現人傳人病例,發生人禽流感暴發或流行。

 

第二部分 組織管理

 

一、人禽流感疫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縣人民政府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需要,成立縣人禽流感疫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在縣人民政府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按《廣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平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規定,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協調一致,按照各自職責做好人禽流感應急處理的相關工作。

縣人禽流感疫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衛計局局長、縣畜牧獸醫漁業局局長擔任副組長,成員由縣應急辦、縣委宣傳部、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衛計局、縣市場監管局、縣食品藥品監管局、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住建局、縣文廣新局、縣城管局、縣安監局、縣氣象局、縣民政局、縣人社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農業局、縣畜牧獸醫漁業局、縣環保局、縣愛衛辦等相關部門組成,主要負責指揮、組織、協調部署本地區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衛計局,具體負責監督、協調聯絡、制定各項治療和控制疫情的措施,落實禽流感防治的各項具體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縣衛計局分管副局長兼任。

二、人禽流感疫情應急處理專家指導小組

縣衛計局根據人禽流感疫情情況和防控工作需要成立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和醫療機構等有關部門專家參加的緊急疫情應急處理技術指導組。

(一)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主要由傳染(感染)科、呼吸科、ICU、兒科、急診科等專科的專家組成。根據衛生部《人禽流感診療方案(2005版修訂版)》負責制定診斷標準、治療方案和組織、協調開展病人的診斷和治療工作,對疑難危重病人搶救進行技術指導,指導做好醫院的消毒隔離和個人防護工作。

(二)預防控制專家指導小組:由流行病學、消毒和衛生監督專業的專家組成。負責及時提出疾病預防控制的策略與措施建議,并評估其效果,以保證取得最佳的防制效果。同時,要及時成立現場流調處理組、衛生監督組、疫情信息組、消毒及院內感染控制組和宣教組(熱線電話)等現場工作組。

(三)病原學檢測專家指導小組:由病原學等方面檢驗專家組成。負責病原學、血清學樣品的采集、運送、檢測及結果的判定等指導工作。

(四)病例診斷專家指導小組:主要由醫療救護、預防控制、病原學檢測專家指導小組專家組成。負責人禽流感病例的診斷指導工作。

三、專家評估委員會

縣衛計局成立人禽流感疫情評估專家委員會,由相應的專家指導小組負責人組成。負責分析、評估人禽流感疫情的發病現狀和流行趨勢,進行風險預測、預警,及時提出調整響應級別和結束響應的建議。

四、機構職責

縣衛計局和相應機構要根據各自職能,切實落實相關防控措施。

(一)衛計行政部門

1.負責人禽流感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和部門間協作。組織檢查和督導,及時發現和糾正防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組織制定本地預防控制、醫療救治、衛生監督等指引及實施方案。包括人員、物資的緊急調動方案,完善資源的最優配置等。

3.統籌規劃、科學合理整合衛生技術力量,建立預防控制、臨床救治、病原學的專家庫,建立疫情應急的人員儲備庫,防止和控制疫情的發生和蔓延。

4.組織專家會診,明確病例診斷或提出診斷意見,及時評估臨床治療病人、預防控制疫情措施的效果,完善各項防治方案。

5.負責提出應急物資的儲備方案,建議經商信等有關部門做好抗病毒預防性和治療藥物(金剛烷胺、金剛乙胺、達菲等)、對癥治療藥品、消殺藥械、檢測試劑等應急物資的儲備和供應。

6.組織開展衛生科普知識的宣傳等工作。

7.發布疫情信息和疫情應急響應級別。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組織防制工作的具體實施、技術指導、質量控制等。

(1)做好疫情的監測、報告,核實疫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迅速對疫情做出客觀、科學的評估。

(2)組織實施疫點、疫區消毒隔離等預防控制措施。

(3)參與病例的核實診斷工作,為病例會診提供流行病學調查資料。

(4)建立緊急疫情控制物資儲備庫,儲備消殺藥品、檢測試劑、器械、防護用品等。

(5)對疫情預防控制措施效果進行評估,并提出改進建議。

(6)做好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

(7)組織開展衛生宣傳教育工作

(三)醫療機構

1.負責病人的診斷、治療、收治管理、疫情、病情報告工作。

2.負責病房的消毒隔離工作,防止醫源性感染的發生。

3.做好醫務人員的培訓和個人防護。

4.協助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流行病學調查。

5.協助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標本采集,送到指定的流感檢測實驗室或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6.根據省衛生廳發布的疫情級別,放置相應疫情級別的警示牌。

7.做好有關衛生宣傳教育和病人心理輔導工作。

(四)衛生監督機構

1.負責監督疫點、疫區預防控制措施落實。

2.負責監督收治病人醫療機構消毒隔離和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等措施落實。

3.做好學校、托幼機構和公共場所等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檢查。

4.負責監督各級醫療機構疫情報告工作。

(五)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

負責組織、發動群眾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大搞環境衛生、除“四害”。

(六)健康教育機構

搞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普及禽流感和其他相關傳染病的防治知識,提高群眾衛生防病的意識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成員單位以及政府其他有關部門,要根據本部門職責和人禽流感疫情處理的需要,按照各自職能,參與防控工作,切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及時提供緊急物資的調配和供應、市場監督管理、污染擴散的控制、相關法規制訂、疫區封鎖隔離以及省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交辦的相關工作等。

 

第三部分 疫情控制

 

一、病例確認

縣衛計行政部門在接到本縣內人禽流感疑似病例報告后,應于2小時內向市級衛計行政部門報告,市級衛計行政部門將于6小時內派出市級病例診斷專家指導小組進行判定;省級衛計行政部門在接到各地級市首例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臨床診斷病例報告后,將于12小時內派出省級病例診斷專家指導小組進行判定;年度首例人禽流感病例由國家衛計委組織的人禽流感防治專家組進行最終確認。

二、疫情分級響應

縣人禽流感疫情評估專家委員會通過對禽類等禽流感疫情、人感染禽流感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后,向省人禽流感疫情評估專家委員會報告,并由省人禽流感疫情評估專家委員會確定疫情預警級別。

根據疫情發生情況采取以下不同的響應措施:

(一)出現一般疫情(Ⅳ級)時,由縣衛計行政部門按照藍色級別響應采取以下措施:

(1)衛計行政部門立即啟動人禽流感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2)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衛計行政部門接到當地畜牧獸醫漁業部門的疑似和確診的動物禽流感疫情通報后,立即組織疾病預防控制及相關醫療衛生人員,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觸者判定標準和處理原則》,對病、死禽密切接觸者自最后接觸病、死禽之日起進行醫學觀察7天,并填寫相應報表,匯總后上報。

(3)職業暴露人員防護。撲殺、處理病、死禽的人員,在禽類禽流感疫區進行相關工作的醫務人員和疾病預防控制等職業暴露人員,應嚴格按照《人禽流感消毒、院內感染控制和個人防護技術方案》進行個人防護。

(4)按照《人禽流感疫情監測實施方案》,對有禽類接觸史的流感樣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開展人禽流感疫情監測。

(5)按照《人禽流感消毒、院內感染控制和個人防護技術方案》,協助畜牧獸醫漁業等有關部門對消毒工作進行指導和效果評價。

(6)開展大眾健康宣傳教育和愛國衛生運動。廣泛開展面向公眾的健康教育活動和愛國衛生運動,提高群眾的健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在疫情發展不同階段,通過對社會公眾心理變化及關鍵信息的分析及時調整健康教育策略,及時組織相應的科普宣傳。具體知識點參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要點》。

(二)出現較大疫情(Ⅲ級)時,由地級以上市衛計行政部門按照黃色級別響應并采取措施,出現III級疫情時,除采取上述預防控制措施外,還應采取以下措施:

1.病例報告。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和衛生人員,發現人禽流感疑似或確診病例時,須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報告。

2.病例診斷與隔離救治。按照《人禽流感診療方案(2005版修訂版)》診斷為疑似、臨床診斷或確診病例后,立即送指定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做好院內感染控制和醫務人員的個人防護工作。

3.疫點消毒處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按照《人禽流感消毒、院內感染控制和個人防護技術方案》,組織、指導對疫點和病例活動范圍內的污染場所進行終末消毒。

4.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接到疫情報告后,按照《人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方案》,立即組織專業人員對疑似、臨床診斷和確診病例進行個案調查、追溯可能的感染來源,開展傳播途徑及暴露因素等方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填寫《人禽流感病例個案調查表》,并進行網絡直報。

5.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觸者判定標準和處理原則》對病、死禽和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7天。

6.實驗室檢測。疾病預防控制專業人員和醫務人員嚴格按照《人禽流感標本采集及實驗室檢測技術方案》對病例進行標本采集、包裝,并運送到省級實驗室進一步復核、確認。

(三)出現重大疫情(Ⅱ級)時,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按照橙色級別響應并采取措施:

出現Ⅱ級疫情時,除采取上述(Ⅳ級)和(Ⅲ級)預防控制措施外,還應采取以下措施:

1.密切接觸者預防性服藥。

2.在更大范圍內加強人禽流感疫情監測。

3.專家委員會根據禽流感流行特征以及人疫情發生情況,確定或調整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減少公共娛樂活動;限制公眾聚會活動、旅游勸告;加強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人員集中的地區消毒措施;加強對學生、外來流動人員等重點人群的預防控制。

(四)省內出現人傳人病例,發生人禽流感暴發或流行即出現特別重大疫情(Ⅰ級預警)時,由省衛計行政部門按照紅色預警級別,在省政府的統一指揮下,按照《衛生部應對流感大流行準備計劃與應急預案(試行)》《廣東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廣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要求,采取相應措施。

三、響應級別的調整與終止

(一)Ⅳ級:根據畜牧獸醫漁業部門宣布解除疫區,由縣人禽流感疫情評估專家委員會提出終止應急反應的建議,縣衛計行政部門報請縣人民政府或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批準后實施,并向上一級衛計行政部門報告。

(二)III級:根據畜牧獸醫漁業部門宣布解除疫區,且末例人禽流感病例治愈7天后,無新發病例出現,經市級人禽流感疫情評估專家委員會分析論證,提出降級或終止應急反應的建議,由市級衛計行政部門報請市級人民政府或市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批準后實施。

(三)Ⅱ級:根據畜牧獸醫漁業部門宣布解除疫區,且末例人禽流感病例治愈7天后,無新發病例出現,經省級人禽流感疫情評估專家委員會分析論證,提出終止應急反應的建議,由省級衛計行政部門報請省級人民政府或省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批準后實施。

(四)Ⅰ級:危害基本消除,處置工作已基本完成,經省專家評估委員會評估并做出響應結束建議,由廣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研究并報廣東省人民政府應急委員會批準,授權廣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宣布應急響應結束。

 

第四部分 醫療救治

 

一、指定收治醫院

由市衛計行政部門指定和平縣人民醫院作為我縣人禽流感病人的定點收治醫院。

二、成立醫療救治專家小組

指定醫院要成立醫療救治專家小組,負責醫療救治工作,一旦發生疫情,要服從本地區緊急疫情應急處理技術指導小組指揮,作出快速反應,攜帶必須的醫療器械、藥品及防護用具等及時趕赴現場,有效開展醫療救治,并做好醫護人員的防護工作。

三、加強醫院感染控制

收治醫院要加強預檢分診制度,做好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防止院內感染。

 

第五部分 疫情報告、信息管理與發布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人禽流感疫情的報告、信息管理與發布。

一、疫情報告

衛計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發現人禽流感疫情,按照“網絡直報,逐級審核,屬地管理”的原則,立即通過《流感/人禽流感監測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同時電話或傳真報告所在地衛計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詳細信息不得晚于疫情發現、核實后2小時。省衛計委要及時將人禽流感疫情向國家衛計委、省政府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二、信息管理與發布

(一)衛計行政部門

1.疫情發布:

在確定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出現后,由省衛計委在國務院衛計行政部門、省人民政府的授權下應及時、主動面對公眾和媒體,發布疫情有關信息。

2.疫情通報:

省衛計委及時將人禽流感疫情向省政府有關部門、各市衛計局、駐粵部隊及毗鄰的省份、港澳地區通報。

市衛計局接到上級的疫情通報后,應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縣(市、區)衛計局通報。

接到疫情通報的縣衛計行政部門,應當及時通知本行政區域內的醫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預防控制工作。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報告與分析工作,統一報告內容,規范報告程序,加強信息安全的管理。組織專人收集國內外相關疫情信息和了解最新疾病預防控制技術。

 

第六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應對能力

加強對疾病預防控制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流行病學調查、監測、消毒處理和實驗室檢驗的能力;加強對醫務人員禽流感防治知識的培訓,要求每一位接診醫務人員都要掌握人禽流感診療、預防控制和流行病學調查的相關知識,提高基層醫務人員早期發現病人的意識、能力和診療水平。

二、加強生物安全管理,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完善有關生物安全規章制度,配備必要的人員,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使生物安全管理做到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開展人禽流感病毒檢測工作的實驗室必須符合國家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有關規定和要求,依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運輸管理規定》《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WS 233-2002)》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等規定開展工作。

各醫療衛生機構要對專業人員進行有關生物安全知識的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生物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

三、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措施落實

衛計行政部門要認真開展對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和指導,特別加強對重點地區的督導和檢查,督查應急預案制定、業務培訓、技術演練、疾病監測、疫情報告、傳染病預檢分診及疫情現場控制等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玩忽職守的人員要嚴肅處理。

四、做好物資儲備,保障經費支持

縣財政局要保障人禽流感應急防疫物資、疫情處理業務、疫情監控和臨床救治等資金落實,合理安排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應急工作經費,做好各類應急物資儲備,包括防護用品、應急預防性藥物、抗病毒治療和對癥治療藥品、消殺藥械、檢測試劑等物資。

對人禽流感病人實行免費治療。治療費用、疑似病例實驗室病因檢測費用等應首先通過現有各種醫療保障機制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公費醫療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商業醫療保險制度以及各種醫療救助制度等解決。已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禽流感病人的醫療費用,屬于基本醫療統籌等基金支付范圍的,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按有關規定支付;基本醫療保險統籌資金支付范圍以外的醫療費用由參保人員所屬統籌地區政府負責解決。上述渠道不能解決的,由當地政府負責統籌支付。

 

第七部分 附則

 

本預案適用于本縣區域范圍內涉及人禽流感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上級有關部門對人禽流感防治策略、防制技術方案有調整、人禽流感病毒發生變異或對人禽流感流行規律的認識深入時,縣衛計行政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對預案作相應調整。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