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公開遴選和平縣2020年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農技推廣人員能力建設培訓機構的公告
根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廣東省2020年農技推廣服務驛站建設項目(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為加強我縣農業推廣體系建設,提升我縣農業農村局干部和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骨干)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助推鄉村人才振興,決定舉辦兩期農業農村局干部和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骨干)技能提升培訓班。為高質量完成培訓任務,按照“專門機構+多方資源+市場主體”的方式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現向社會公開遴選我縣2020年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骨干)技能提升培訓機構,要求和條件公告如下:
一、目標任務
(一)目標:中國農技推廣信息服務平臺、中國農村遠程教育網、廣東農技推廣管理平臺的注冊及使用為必修課,確保學員100%注冊使用以上網站平臺,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價,培訓滿意度不低于85%。
(二)任務:1、第一期:新業態-數字農業(電商網紅)異地技能提升培訓。組織選派縣農業農村局干部、基層農技推廣骨干人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50名參加(其中基層農技推廣骨干人才不少于10名),培訓時間不少于5天(不少于40學時)。2、第二期:異地能力提升培訓。組織基層農技推廣骨干人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50名參加(其中基層農技推廣骨干人才不少于10名),培訓時間不少于5天(不少于40學時)。
(三)培訓課程安排由和平縣農業農村局與培訓機構商定,可分段按:綜合素養課教學、專業能力課教學、能力拓展課教學三個模塊實施培訓。培訓課程的要求是:1、組織學員到省內涉農高校參加學習(首選省內涉農高校,視疫情情況而定),培訓課程包括“三農”政策解讀、農技推廣信息平臺應用、農技推廣服務驛站建設、農產品電商網紅等新業態知識課程。2組織農技人員到農技推廣服務驛站、省級以上電商基地進行現場教學,聘請有實踐經驗的企業高管主講,并提供現場教學PPT課件。
(四)培訓實施時間:計劃2021年8-10月份實施。(具體時間視疫情防控要求決定)
二、資金安排
(一)補助標準。培訓經費按人均3000元安排。
(二)資金來源。總資金30萬元,來源于河源市財政局《關于下達2020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預算(第二批)的通知》(河財農〔2020〕32號文),培訓100名學員。
三、申報條件
(一)培訓機構必須已列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的培訓機構目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較強科研開發、推廣和教學能力。主體申報機構需提供與涉農高校簽訂的合作協議。
(二)具有培訓資質(辦學許可或培訓、推廣職能),近年承擔過農技人員培訓項目,有豐富的農技人員培訓經驗,且非常滿意或優秀率≥90%,相關培訓證明材料豐富齊全,能提供合理的實施方案、培訓方案和資金使用計劃。
(三)具有必要的培訓場所、現代教學設備和實踐實訓基地,提供相關合作協議。且有專職人員采集和整理資料,對精品課程具有做好課件、錄像、編輯等整理工作的能力,能建立真實、完整、規范的培訓檔案。
(四)具備與培訓內容相適應的培訓能力和跟蹤服務能力等。培訓班必須配備班主任負責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且有專職教學管理人員全程協調跟蹤有關培訓事宜,能夠做到信息及時報送和工作進度及時匯報。
(五)具有健全的財務會計部門和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遵守中央財政資金的有關管理規定。
(六)師資力量雄厚,擁有相應的專兼職教師隊伍,要求師資入庫率要達90%以上,任課老師的滿意率必須達到85%以上。
(七)未按期完成上一年培訓任務的或2019年或2020年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驗收不合格(以首次驗收結果為準)的培訓機構,不能參與本次遴選。
四、遴選程序
(一)提交材料。請具備以上遴選條件、有意申報和平縣2020年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骨干)技能提升培訓的培訓機構,根據自身情況,形成全面、詳實的申請報告(包括申請書、機構性質、師資隊伍、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培訓場所設施設備、開展技推廣人員培訓工作情況等)項目初步實施方案、培訓方案、資金使用計劃和相關資質證明等材料一式四份,郵寄至河源市和平縣農業農村局科技教育股。
(二)專家評審。遴選培訓機構的專家由市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在市縣專家庫中隨機抽取,人數為3人或5人。專家組根據評分標準對符合條件的申報單位進行評分,作出評審意見,報和平縣農業農村局黨組討論確定。
(三)結果公示。和平縣農業農村局將評審結果進行公示,網上公示時間不少于5天,無異議后將其認定為和平縣2020年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骨干)技能提升培訓機構。
五、申報時間
2021年6月2日至2021年6月8日。
聯系地址:河源市和平縣陽明鎮福和大道西和平縣農業農村局科技教育股
和平縣農業農村局
2021年6月1日
(聯系人:徐斌,聯系電話:0762-568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