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風采丨雷耀明:激情如火 拼搏擔當
盛夏時節,熱浪蒸騰。施工現場,機械隆隆作響,現場沙塵滾滾。
“注意安全!”沙塵里傳來洪亮的聲音。循聲望去,一名滿身沙塵的軍人,正揮動著強光手電指揮多種機械緊張作業。他叫雷耀明,是駐疆某部二級軍士長,已在各種條件復雜的工地上鏖戰了22年,被戰友們譽為“工地鐵人”。
對剛到某部作業班工作時的情景,雷耀明記憶猶新:在戈壁灘挖坑,鉚足勁掄起鎬頭砸進砂石地里,雙臂被震得發麻;早晨領一把新十字鎬,晚上收工時,十字鎬的頭部就磨損了;滿手的水泡先是變成血泡,后來又變成硬繭……
苦和累并沒有讓雷耀明退縮,反而激發了他性格里的執著與倔強。接下來的日子里,他鉚在工地上潛心鉆研施工技巧,入伍第二年,便具備獨立施工作業能力。選晉下士后,他就擔任班長,開始帶班作業。
一次,連隊組建突擊隊,執行一項具有危險性的重要任務。聽連長下達“黨員向前跨一步”的命令后,當時還不是黨員的雷耀明主動跨了出去。連長讓雷耀明回到隊列中,他胸膛一挺:“我是班長,急難險重任務應該沖鋒在前。”那次任務完成得很順利,歸隊后,雷耀明第一時間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工地就是戰場,施工就是戰斗。”這是雷耀明的口頭禪。他的戰友們告訴記者,不管作業環境多復雜、多危險,雷耀明總是堅守在“最需要的地方”。
某項施工任務正值攻堅階段,現場頻發落石險情。“再難再險,也要啃下這塊硬骨頭,確保如期完工。”憑借多年經驗,雷耀明在縝密分析現場情況后,一邊觀察一邊組織作業。13個小時里,他沒有離開現場一步。
敢沖敢拼,還得有過硬的本領。
當年雷耀明剛上工地接觸噴漿作業時,施工現場的噴漿管容易堵塞,是困擾官兵的一道難題。為破解這個難題,雷耀明找來書籍,一心一意鉆研噴漿原理。半個月后,他向班長提出先噴普通沙漿潤滑管道,再噴混凝土漿的建議。大家按雷耀明的方法展開施工后,堵塞問題果然得到有效解決。
有一年,單位的一臺機械設備發生故障后,因缺乏維修骨干,需要送到幾百公里外去修。時間緊、任務重,維修一來一回,得耽擱多少進度?雷耀明決定自己研究。那段時間,他拿著說明書一個一個部件琢磨,在對比中尋找故障原因。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不僅能排除大小故障,還帶出兩名維修骨干。
雷耀明肯吃苦愛鉆研的勁頭,讓戰友們非常佩服。一級上士張俊強說:“從工地下來,戰友們有時累得飯都不想吃,都在抓緊休息,雷班長卻憑借過人毅力研究施工新工藝,琢磨設備保養技能。”
日歷一頁頁翻過,雷耀明逐漸成長為單位的全能型骨干,精通工程維護和30余種工程裝備的操作與維修保養,探索總結出10多項新型施工方法和工藝,參與完成重大國防施工任務20余次。以如火激情拼搏擔當的他,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1次,榮立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2024年被中央宣傳部表彰為“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
“青春有限,不抓緊拼搏奮斗,人轉眼就老了。”采訪后期,這位鬢角已有白發、臉龐黝黑、目光堅毅的老兵顯得有些著急。記者后來才知道,他急著回工地。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