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和平縣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和府辦函〔2018〕37號
和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和平縣省級電子商務
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
各鎮人民政府,縣府直屬有關單位:
??? 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和平縣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縣經商信局反映。
?
和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6月25日??????
和平縣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工作實施方案
??? 為落實創建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工作,促進和平縣電子商務發展,提升電子商務應用水平,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 一、總體思路
??? 圍繞“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為主線,推進完善和平縣電子商務生態體系建設,健全和平縣公共服務體系,培養農村電商人才,促進創業和產業孵化,建立健全鎮、村電商服務網點,引進整合國內知名電商平臺資源,促進傳統涉農企業(公司)借助電商手段轉型升級,全方位、有效推進和平省級示范縣工作的落地,保障該項目順利通過省商務廳的驗收。
??? 二、工作目標
??? (一)完善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政策、機制。制定有利于我縣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標準和規則,出臺有利于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相關政策;落實示范項目建設、運營狀況等調查統計工作,定期上報動態信息。
??? (二)健全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有效整合各種資源并建立縣域農村電子商務平臺、運營服務中心、倉儲配送中心(商品中轉集散中心)、鎮級服務站和村級服務點,形成由縣域服務中心、鎮級服務站、村級服務點組成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為農村消費者提供信息發布、網絡購銷、線下體驗、質量追溯、售后服務等功能。具體內容包括:建設1個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倉儲物流中心,17個鎮級電商運營中心,152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全面建成并完善電商物流配送體系;農村網絡零售額年增長20%,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年增長30%。
??? (三)建立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體系”和“電商扶貧體系”。培育出一批電商人才、企業和運營平臺。培訓政府工作人員、涉農企業人員、合作社社員、農民、貧困戶等各類電子商務人才4000人次以上。
??? (四)建立農村電子商務“三個鏈條”。即建立生產、交易、運輸為一體的特色農產品智慧供應鏈;健全開發、加工、推廣、銷售的產品銷售產業鏈;提升品牌、品質、文化等產品價值鏈。
??? 三、建設內容
??? (一)建立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2018年5-12月)。
??? 1.建立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配置獨立的服務前臺、線上體驗區和孵化區,在技術支持、培訓孵化、產品上行、品牌建設、網絡推廣和農產品檢測等方面為電商、創業群體提供免費基礎服務及特色增值服務。通過“服務中心+服務平臺+企業+基地”的模式,實現優勢資源的對接與整合,打通農村電商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營造健康的電子商務發展生態環境。
??? 2.建立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在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主導下,依托國內知名電商平臺以及本地的電商企業,聯合打造和平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電商資訊、人才培訓、企業及商品展示、創業孵化、信用管理、質量追溯、小微企業綜合服務等功能模塊,并在網絡交易數據、企業管理、行業監管等方面提供有效支撐。同時對接物流信息公共發展平臺,鏈接相關政府部門網站,接入第三方電商運營商、服務商等端口鏈接,成為集企業展示、產品展示、技術培訓、人才孵化、信息咨詢、應用推廣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電商綜合交流平臺和資源共享平臺。
??? 3.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體系。和平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各鎮人民政府聯合協作,統籌規劃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充分利用萬村千鄉農家店、農村商務信息服務站、郵政、供銷社等各類資源,根據每個行政村重點建設1個站點的原則,對符合條件的服務站點按照相關建設標準進行設施改造和功能提升。每個站點需提供15-100㎡的場地,包含綜合服務和物流倉儲等功能,建立標識統一、平臺互通、功能集約、服務規范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體系,完善信息報送、日常網絡安全管理、考勤管理、貨物配送等規章制度,使其能夠承擔創業指導、網上代買代賣、物流代收代發、繳費支付、小額取現、電商信息推送、O2O體驗店等多項服務功能,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形成上下聯動、廣泛覆蓋、高效便捷的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網絡;建設17個鎮級電商運營中心,152個村級(包括42個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
??? (二)建立電子商務進農村上行物流配送體系(2018年5-12月)。
??? 1.建立電子商務進農村物流配送中心。依托縣電商產業園,聯合縣內各快遞物流運營公司,打造服務全縣的縣級物流配送集散中心,為電子商務貨物集散及農特產品提供倉儲、分揀、初加工、配送及金融、結算、咨詢等配套增值服務。
??? 2.建立鎮、村兩級上行物流配送服務體系。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公開遴選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作為示范項目承辦企業,開展農村物流配送網絡體系建設。依托物流承辦企業,整合我縣現有的民營快遞公司,農村流通網絡資源,開展“一鎮一站、一村一點”的農村物流配送站點建設,并與鎮、村兩級電子商務進農村服務站點同步建設。鎮級服務站建設規模不少于30㎡,具備中轉倉儲、分撥配送、物流服務等功能,村級服務點建設規模不少于15㎡,具備信息發布、代收代發、代銷代購等便民服務功能。各站點配置物流信息系統,并對接縣物流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整合農村物流需求信息,連接供應鏈、物流鏈上下游企業,實現統一倉儲、統一分揀、統一車輛、統一標識、統一配送。有效解決農村“最初一公里”與“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問題,實現城鄉物流互聯互通,促進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快速發展。
??? (三)建立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培訓體系(2018年6-12月)。
??? 通過招標的方式進行承辦,依托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人才培訓體系,主要負責全縣電子商務進農村各類人才的培訓,開展面向政府機關、企業、農民、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殘疾人、貧困戶等群體的基礎知識培訓、技能方法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訓等不同層次培訓。培訓各類電商人才4000人次(具體人數依據省商務廳下一步具體要求確認)。
??? (四)建設重要農產品上行供應體系(2018年6月-2019年3月)。
??? 1.加快農產品標準化和供應鏈體系建設。依托現有電商企業、合作社建立縣域、鎮片區的上行供應體系,形成多層次、多區域的上行供應平臺體系,確保上行農產品在質量、包裝、食品安全等方面形成標準化供應鏈條。支持對縣內不具備電商流通能力的非標準化農產品,尤其是建檔貧困戶和合作社的初級農產品進行原始檔案登記。根據不同的產品屬性進行合理的市場渠道規劃并制定產品上行銷售各環節標準體系,結合區域公用品牌應用形成統一包裝、統一宣傳。讓縣域內更多初級農產品具備電商流通能力,助農增收。
??? 2.完善重要農產品可追溯體系。建立和平縣重要農產品質量溯源公共服務平臺,實現重點產品的種養殖環境核心要素、企業主體、核心產品指標、檢測認證資質、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的全流程溯源,實現農產品上市分批次管理,自動生成防偽溯源二維碼“一物一碼”等溯源功能。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建立溯源產品檔案。對縣域內特色農產品尤其是網銷產品進行調研,根據產品的供應主體、產品檢測及基地認證資質、上市周期、種養殖規模、農業投入品使用等信息建立溯源產品原始檔案。(2)建立重要農產品質量溯源公共服務平臺。建立縣域重要農產品溯源公共平臺,實現種養殖、深加工、物流存儲、交易流通等環節的全流程二維碼追溯。(3)建立農產品質量溯源示范基地。根據前期調研情況優選達到網貨產品標準并具備產品組織發貨能力的優秀企業、合作社作為溯源項目示范基地,重點投入全套溯源信息自動采集設備,實現全流程溯源,充分發揮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
??? (五)建設產業園區(基地)配套服務體系(2018年6-12月)。
??? 做好電商產業園區的規劃設計,統籌安排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用地空間布局,采取多種形式,加快投資建設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電子商務企業和配套服務企業入駐,形成集商品交易、平臺建設、倉儲物流、融資支持、品牌創意、創業孵化、創客空間、人才培訓等多功能、多業態融合的電子商務園區,把園區打造成為創新創業高地、產業投資洼地和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進一步完善提升和平縣電商扶貧和電商創業基地的服務和孵化功能,建設運營好和平電商產業園。
??? (六)建設電子商務精準扶貧體系(2018年6-12月)。
??? 開展好“電商助農”精準扶貧培訓,對有能力、有意愿的貧困戶及殘疾人員等進行培訓,扶持其直接從事電子商務或從事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工作。開展“百家電商幫扶貧困戶”活動,通過電商與貧困村、貧困戶的對接,推動全縣特色農產品銷售。推動更多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實現更多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 四、實施步驟
??? 全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實施工作自2018年4月起開始,2019年3月完成,分三個階段進行,具體實施計劃如下:
??? (一)啟動實施階段(2018年4月至5月)。
??? 依據《和平縣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進行安排、動員、部署,在當地媒體、網絡公布方案,加大社會影響力,嚴格按照《方案》推進工作落實,確保取得預期目標。召集縣內相關單位、知名電商企業、個體電商經營者、農民代表參加電子商務進農村座談會,廣泛聽取各界對于電商進農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結合政府原有數據及信息基礎等,開展農村電商基礎數據調查統計工作,為建立全縣電子商務統計標準和體系做好準備。
??? 邀請相關機構指導完成農村產品上行項目、農村電商園區建設項目、建設公共服務保障體系項目、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項目、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訓項目等5個項目的招標需求書的撰寫。向縣財政局提交項目招標需求書,確定資金撥付等方式。邀請第三方招標公司,在省政府采購網發布招標需求,并組織專家評審。結合示范縣整體項目進度要求,加快招投標流程進度。
???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8年5月至12月)。
??? 完成各具體工作的招投標流程;完成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等平臺的建設,并高效運營;完成縣、鎮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完成152個村級服務網點建設,并高效運營;完成農村寬帶、移動寬帶普及工作,全縣行政村寬帶覆蓋率達到100%;按質按量按時完成電子商務人才培訓計劃,分為專業班、普及班進行定向培訓,結合集中培訓和送課下鄉模式,做好培訓資料存檔等基礎工作;對項目組織實施,由縣經商信局、縣財政局負責制定全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評估辦法和實施細則、資金管理規范等,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按計劃保證項目進度及資金撥付率等項目要求,并向省商務廳、省財政廳上報年度工作總結。
??? (三)總結推廣階段(2019年1月至6月)。
??? 根據《廣東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方案》及我縣《方案》,全面總結驗收創建工作情況,向省商務廳、省財政廳上報總結報告,對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運營情況、指標完成情況等進行全面的梳理和總結,查找不足,總結經驗,形成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經驗模式,迎接省商務廳、省財政廳對項目的組織驗收。
??? 五、保障措施
???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縣長擔任組長、縣直有關單位、各鎮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和平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牽頭抓總,各成員單位積極配合,共同研究解決在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縣經商信局、縣財政局要以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實施為契機,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大建設力度,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提供基礎支撐。
??? (二)明確職責分工。縣經商信局、縣財政局作為項目推進工作的責任主體,對電商進農村示范項目落地實施負責,要做好組織協調,強化溝通配合,對項目承辦企業加強監督指導,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各鎮、各有關部門作為項目實施配合單位,要結合各自工作職責,全力保障項目推進,為項目實施創造條件。
??? (三)強化監督檢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強化對項目的日常監管,將《方案》、項目和資金安排情況在縣內媒體或網站進行公示,公開接受社會監督。要建立項目工作臺賬,明確責任人和進展時限,及時報送項目推進情況。建立項目定期匯報督查制度,切實加強項目管理并做好工作指導和督查,發現問題立即督促整改,重大問題及時上報。要及時做好資金撥付工作,保障示范項目資金使用安全,確保專款專用。
??? (四)做好宣傳工作。要通過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對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進行跟進宣傳,號召社會各方積極參與。特別是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加大對電子商務進農村相關法規政策的宣傳力度,靈活運用微博話題、微信欄目等,持續開展微直播、微訪談、微調查,準確發布權威信息、定期發布重點工作、適時通報工作進展、及時征詢了解各方意見建議等。同時,要總結推廣電子商務進農村方面的典型經驗和做法,贏得各界關注、支持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
??? (五)狠抓行業監管。建立健全具有和平縣特色的電子商務進農村行業標準、質量監管和溯源體系、產品認證體系、電商誠信體系和數據統計分析體系,推動我縣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充分發揮公安、稅務、經商信、農業、畜牧獸醫漁業、市場監管等部門在農特產品和電子商務活動中的監管職能,促進網絡交易主體守法經營,嚴厲打擊網絡售假、網絡詐騙等違法行為,完善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