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国产96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您的位置: 首頁 > 走進和平 > 地情資料

淞滬抗戰最后的和籍老兵黃勝庸

作者: 來源:縣黨史辦 發布時間:2018-06-25 瀏覽次數:- 【字體:
?
? ? 最近,110歲的黃勝庸有點感冒,還打了一支針。不過,他的精神還是不錯,志愿者們為他送去河源、梅州兩地關愛老兵志愿者致敬金的時候,他依然給大家敬了一個他無數次敬過的軍禮。
? ? 眼前的黃老,蓄著一幅頗具古風的花白長須。在他們家的照片墻上,還掛著黃老80多年前的戎裝照。
? ? 黃勝庸,是1932年淞滬抗戰最后一位健在的和平籍老兵(全國僅剩五六位淞滬抗戰老兵),同時也是廣東省籍最老的老兵(全國最老的老兵,只比黃勝庸大1個多月)。1932年的淞滬抗戰,上海守軍浴血戰斗1個多月,打死打傷日本侵略軍1萬多人,迫其三易統帥,逐次增兵,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當年,黃勝庸就在這個戰場上,與日軍搏斗。
摩登上海的浴血危機
? ? 1932年的1月,剛滿27歲的黃勝庸,與他的妻兒作別,跟著他的叔父、不久后榮升十九路軍60師357團團長黃漢廷,以及數百名和平鄉親,出發前往遙遠的上海。在那里,他將和他的戰友們,為了祖國作戰,狠狠迎擊前來進犯的日本鬼子。
? ? 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早已是一個現代都會。馬車已然消失,繁華的街上跑的都是電車、巴士、汽車和人力車。
? ? 踏上上海地界的黃勝庸,肩上背著竹斗笠,扛著長槍。這些上海摩登畫面,讓他如同到了當時的英租界香港。
? ? 其實,黃勝庸并不是一個才參軍的新兵“蛋子”。1927年到1928年,他曾在第19路軍60師119旅357團服役,常常來往粵港兩地。
? ?十九路軍在組建前,是第十一軍,當時比較缺兵,擔任營長的黃漢廷回到家鄉和平縣招募士兵,約300名同鄉響應,當中就有侄子黃勝庸。
不久,黃漢廷升任357團團長,
? ? 黃勝庸擔任少尉團副。因為叔侄的關系,他比較自由,常常往返粵港兩地做生意,同時為軍隊購買槍支彈藥。
? ? 十九路軍357團,這支地方軍人數少、裝備也差,多用廣東造的七九式(單響)、漢陽造的輕機槍。防空武器高射機槍在他們那里,就算是比較先進的武器了。
? ? 這支人數少,裝備差的地方軍十九路軍,在上海戰場讓日本軍隊三易其將,三次增兵,死傷枕籍,受到沉重的打擊。
? ? 經過33天的激烈戰斗,他有至少50個同鄉戰友,在上海戰場捐軀。
? ? 幸運的是,黃勝庸竟然毫發無損。不久,回到了家鄉和平。
? ? 事隔80年,黃勝庸仍然記得,在戰場上和日軍一接觸,才曉得他們軍備之先進,“日本鬼子厲害,他們還有飛機,厲害!”
? ? 日軍除了飛機,還有坦克、炮車等重型武器。
? ? 但就是這支十九路軍,讓日本軍隊三易其將,三次增兵。到與國民政府簽訂停戰協議的時候,還要把該軍擠出上海,以除“眼釘肉刺”。
? ? 黃勝庸和他的鄉親們到來之前,懷著狼子野心的日本鬼子就對我國進行了挑釁。為了師出有名,由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館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謀在上海制造事端。田中隆吉與女間諜川島芳子策劃,從1932年1月18日起,導演了一場日本工人與中國警員的沖突,以保護僑民為由加緊備戰,并從日本國內向上海調兵。
? ? 暫時下野的蔣介石委托國民黨元老張靜江說服蔡廷鍇避免與日軍沖突,并調憲兵第16團接替上海十九路軍防務。但日方卻在28日,又以保護僑民為由,要中國軍隊必須撤出閘北,不待答復,即于當晚突襲閘北。
? ? 戰斗打響了。
? ? 黃漢廷帶領著黃勝庸等一班和平籍的戰士,沖在保家衛國的最前線。
? ? 和平縣黨史辦主任黃育文說,這是當代中國抵御外敵打響第一槍的重要事件,和平人參與了這段歷史,這對和平縣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
? ? 在戰斗力上,日軍方面,駐上海日軍有海軍陸戰隊1800余人,武裝日僑4000余人,共約6000人;有飛機40余架,裝甲車數十輛,另有海軍艦艇23艘,游弋在長江口外和黃浦江上。
? ? 中國方面,有擔負滬寧地區衛戍任務的十九路軍3個師共33000余人,第60師、第61師分駐蘇州、南京一帶,第78師2個旅駐守上海。他們以落后的武器,在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指揮下奮起抗戰(數字來源于上海淞滬紀念館網站)。
? ? 自負于精良裝備的海軍陸戰隊鹽澤少將,放言4個小時攻占上海。1月28日午夜,日軍陸戰隊分三路突襲閘北,攻占天通庵車站和上海火車北站。
? ? 民眾送來戰衣與肉罐頭
? ? 1月28日,正是臘月二十一。
? ? 寒冬臘月。黃勝庸穿得很少,但他也沒覺得冷。槍聲和爆炸聲響徹夜空,閘北、天通庵車站等處一片火光。
這一夜,已近年關,炮聲槍聲如同鞭炮聲,上海市民徹夜難眠,如同守歲。江灣許多民房被燒毀。
? ? 待得白天,上海難民們拖兒帶女、扛箱提包地跑過蘇州河上的橋,向租界逃難。
? ? 日本軍隊十分清楚,要徹底擊垮一個民族,除動用武力在政治、經濟、軍事諸方向予以摧毀,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徹底征服。因而,日本軍隊特別對上海商務印書館等中國文化資源有意狂轟亂炸,商務印書館幾十萬冊珍貴書籍毀于戰火。與此同出一轍的,是75年前“七七事變”后,日軍對南開大學等平津高校的狂轟亂炸,致使京津等地的大學南遷,組建了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大等至今為人感念、追慕的大學。
? ? 戰爭爆發的第二天,蔣介石被任命為軍事委員長,統管“對日作戰”,并發表“自衛宣言”、“告全軍將士書”等文告鼓舞士氣。
? ? 臘月二十三,正是中國傳統的“小年”。宋慶齡和何香凝冒著炮火,趕到十九路軍的前線指揮部慰問。
? ? 看到數九寒天里,十九路軍的兵士衣裳極為單薄,士兵們睡醒,差點就要被凍僵,宋慶齡十分難過,從前線歸來,馬上號召全城捐制棉衣。數日之內,將3萬多套棉衣、絲棉背心分批送到陣地。
? ? 2010年,年紀加起來有207歲的黃勝庸和十九路軍同胞增城的曾暉見面時,曾暉曾回憶,當時設在上海的國立暨南大學的學生們將親手縫制的棉衣送到這些抗日戰士的手中。
? ? “有一件棉衣上繡著這樣一首詩:‘一針一線密加工,送給前方慰有功,給您御寒兼御侮,凱旋歸日立奇功’?!?曾暉眼里飽含著淚水說,“就是這件棉衣、這首詩讓所有的將士深受鼓舞,士氣大振。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 ? 這一年的春節,和許多家鄉同胞一起,黃勝庸在戰壕里度過。
? ? 這年的元宵節,黃勝庸也在戰壕里度過。
? ? 沒有米飯吃,軍方物資補給不夠。黃勝庸等吃的多是罐頭,牛肉罐頭、雞肉罐頭。拿起罐頭,用殺敵的刺刀一刺,罐頭就開了。
? ? 這些罐頭,是上海各界民眾以及全國人民和海內外友人支援前線的物資中的一小部分,還有從小鬼子身上繳獲的戰利品。
? ? 據上海市民地方維持會和上海市商會二處的概括統計,捐款現金就有200多萬元,還有諸多的食品、衣服、藥物、運輸工具、汽油、彈藥、各類工事材料等實物捐獻,其中僅運往前線的糧食,每天平均也有300多石。
? ? 戰地的群眾們也盡自己的全力配合軍隊作戰,在不少部隊伙食供應不上的時候,都由他們炊制或將伙食輸送過去的。當時,支援淞滬抗戰,把日寇趕出中國的口號此起彼伏,國人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從工人群眾、學校師生到各行各業的市民百姓,都加入到這一場民眾抗日救亡活動中,以實際行動支援著抗日部隊。
淞滬抗戰生死33天
? ? 黃勝庸和戰友們在戰壕里,與虎視眈眈的日軍對峙了33天。這33天里,他們沒有洗過澡,沒有換過衣服,沒有離開過寒冷的戰壕。累了,他們就地打個盹,槍聲一響,炮彈從飛機上一落,立馬把充滿血絲的眼睛瞪得溜圓。戰壕被炸塌,馬上冒著炮火修好;槍聲一來,馬上端起槍準備開火。
? ? 這一年的年前年后,“炮彈、槍聲、炮聲大作,如暴風急雨、海嘯山崩,驚天地而泣鬼神”。
? ? 煙幕迷漫之下,敵我肉搏相沖,鮮血四濺,敵軍死傷枕籍。
? ? 黃勝庸整天都在戰火和寂靜的交替中度過,像白天與黑夜的交替。
? ? “我當時也沒想太多東西,家人?也想得不多?!秉S勝庸說,沒牙的嘴巴張著,“就是隨時待命,拿槍就打?!?/span>
? ? “在戰場上,隨時有可能沒命,您怕么?”在黃勝庸家,記者問道。
? ? 黃勝庸笑了?!皼]那么多怕,沒什么好怕!”他一揮手,仍有軍人的氣勢,“戰場上,炸中了,那是該死,沒炸中,是幸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span>
? ? 然而,即便黃勝庸再豁達,每每回憶起第九連連長黃瑾和上士班長黃振民等8人,他都老淚縱橫。
? ? “好冤枉(當地話,悲慘),好慘?!秉S勝庸喃喃地說,手一指大約10米外的單車,“大概就在那么遠的地方,50磅重的炸彈,呼嘯著掉下來,把他們都炸沒了?!?/span>
? ? 黃瑾被猛烈的機關槍擊中,倒在戰壕里。黃振民帶了士兵曾娘金等8個戰士冒著敵人的機槍掃射和飛機轟炸的危險,前往戰壕營救,但他們跑出自己的防守陣地沒多久,就被敵機發現,向他們扔下一顆炸彈……
? ? 黃漢廷在戰后回憶,第九連連長黃瑾,在激戰之初,手臂即已中彈,“血滿戰袍,猶復裹傷,忍痛指揮,殺敵不稍退,其堅強忠勇之風,尤足令人欽仰”。
? ? 每個人在戰場上都隨時可能沒命,當時的黃勝庸也差點血濺沙場。
? ? 戰斗中,黃勝庸正要朝日軍射擊,“沒想到敵人的機關槍比我的槍響得快,突然向我掃射過來”。此時的黃勝庸是命懸一線,戰友們都以為他見閻王了,結果子彈只是從他的褲檔下穿過,褲子被打穿了好幾個洞,人卻毫發未損。
? ? 黃勝庸并不記得自己打死打傷過幾個日本鬼子,只記得,他端起槍來掃射,就有鬼子倒在泥地上。
? ? 2月5日,國民政府派以張治中為軍長的第五軍增援上海。
? ? 2月27日、28日兩日,全線沉寂。29日拂曉,日寇以重炮數十門,飛機數十架,率士兵全部,分數路來攻。情勢緊急,十九路軍不得已撤守錢家蕩,而敵軍仍繼續前進,“我軍士氣振奮,以一當百,誓死堅守,敵亦傷之過半,卒不得逞。”黃漢廷在《淞滬抗日和藉官兵抗戰事略》中回憶。
? ? 這場戰事的結果是,上海租界里美軍在南京路上游行示威,國際聯盟開會要求日本在上海停戰。在十九路軍有力還擊之下,日本人撤回到租界。停戰了,但中國也付出了代價:中國軍隊從此不能在上海駐軍?!朵翜饏f定》會議達成的所謂三項“諒解”之中,就有要求,十九路軍要換防,并調離上海。
? ? 黃勝庸跟和平籍將士,只得隨軍坐船回到福建,他仍負責押運團部的軍餉。
? ? 2個多月后,1932年5月9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出《反對國民黨出賣淞滬協定通電》。
但這些“后話”,黃勝庸已沒有參與了。沒過多久,部隊也解散了,他便解甲歸田,回到了和平縣老家。他的軍旅生涯,也暫告一段落。
? ?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1939年起,抗日老兵黃勝庸,以“在野”商人的身份,多次為抗日的東江游擊隊輸送藥材、竹帽、槍支、子彈等物資,為抗擊日軍繼續建功。因此,2000年,老人被評為“老交通員”。
抗戰老兵一掬英雄淚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天下無戰事。黃勝庸曾回過上海淞滬戰場憑吊。
? ? 采訪中,黃勝庸已不愿意回憶當時心里的感受。但是,在戰場上,“白刃交兮寶刀折,兩軍蹙兮生死決”的驚心;“誰無兄弟,如足如手”的戰友之情;“生也何恩?殺之何咎”的戰爭哲思,他的心情,一定極其復雜。
? ? 黃勝庸的二兒子黃義桐,描述了他陪同年邁體衰的父親每年清明節,前往縣城東山南坡拜祭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時的情景。
? ? 在巍巍的紀念碑前,老人獻過鮮花,敬過標準的軍禮后,常常長時間佇立,淚流滿面。
? ? 這座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是十九路軍團長黃漢廷于1933年5月倡議全縣各界募捐而創建的。
? ? 黃漢廷還寫下一篇近900字的文言《淞滬抗日和藉官兵抗戰事略》,行文雄渾而生動,浴血戰場如見,和籍將士音容如睹。
? ? 這座豐碑,與廣州的“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同為廣東特有的兩起珍貴的歷史文物。
直至今日,每逢“一·二八”、清明節等與抗戰或祭祀有關的特殊日子,十九路軍和平籍將士的后人及市民、學生,都會上山祭掃。
? ? 如今的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一樓展廳就有和平縣的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照片,以及征集來的和平縣當年抗戰老兵的幾件破舊的軍裝和皮箱。
? ? 這是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即1995年時,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籌建委員會向和平縣征集的。他們在致和平縣政協的函中寫道:“在‘一·二八’淞滬抗戰中,和平縣籍十九路軍官兵英勇善戰,貢獻巨大,犧牲也不少,上海人民不會忘懷。我們初步打算以群體形式在紀念館中展示和平縣官兵的英雄事跡,讓后人瞻仰,永遠紀念。”
? ? 2007年8月,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得知和平縣仍然有一位健在的參加過“一·二八”淞滬抗戰老兵黃勝庸的消息后,前來尋訪過。
? ? 在戰場上抵御過入侵的日寇,老人家頗感自豪。兒女小的時候,他常常給他們講這段舊事,三個兒子都參了軍,大兒子黃林桐前幾年去世,享年81歲。
? ? 二兒子黃義桐、三兒子分別于1964年、1966年參軍。但正當他們準備提拔的時候,卻因父親的“歷史問題”,被勒令退伍。
? ? 我們離開黃勝庸的家時,坐在輪椅上的黃勝庸,向我們敬了一個依然有勁力的軍禮。
?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