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炳晴:樂于助人,無私奉獻
2016年10月和平縣星晨登山隊成立,黃炳晴同志任隊長;2017年8月和平縣登山協會成立,黃炳晴同志任指導員,兩支登山隊共有300多人。多年來,黃炳晴帶領兩支登山隊的隊員致力于和平縣公益事業,受到有關部門的肯定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一、帶領隊員擴大、修筑、維護森林道路10多公里
原縣石油公司至東山嶺小道,不但路窄小且雜草叢生、凹凸不平,非常難走,時常有人跌倒受傷,群眾修路呼聲強烈,隊長黃炳晴了解情況后,二話沒說,帶領隊員自備鋤頭、鐵鏟、撬棍等工具不畏嚴寒酷暑,起早貪黑苦戰40多天,硬是將小道擴大一至兩米,行人感到順暢,受到群眾一致好評;2017年初,隨著居民生活的不斷改善,戶外登山運動興起,開辟東山公園后山至山頂道路已擺在兩支登山隊的議事日程。黃炳晴帶領隊員正式動工改造該路段,由于該路段石頭居多,他購買鐵錘、鋼釬,一錘一釬一鋤一鏟奮斗100多天,將東山公園至后山道路開通。2017年秋,黃炳晴同志帶領隊員開辟東山公園后山山頂道路開工,該山是縣城周邊最高海拔,古稱東山聳翠,是和平縣八景之一,山高林密,為了開辟該路段,黃炳晴同志多次找交通部門工程技術人員探討,征求他們的建議意見,由于山陡峭坡過大,道路要抬級盤旋而上,開辟難度可想而知,黃炳晴同志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經過150多天的努力,道路開通,山頂辟有兩處活動場所,兩面紅旗飄飄,場所安裝體育器材,修建避暑、避雨亭。2018年春,在全國掀起步行古道熱后,黃炳晴同志帶領隊員開辟從山頂至陽明古道小道(山背坑背面),該路段有4多公里,隊員們奮戰70天開通。現在從石油公司至東山公園至后山山頂至陽明古道全線貫通,全長約有11公里,經測算整條線路(含山頂運動設施)前后投入10多萬元,沒有向政府要過一分錢,全是愛心人士捐贈(獻),為政府節約一筆資金,也為和平的公益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
二、確保森林大道的環境衛生
從石油公司小道至東山公園至陽明古道的貫通為和平縣城居民的戶外活動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線路,道路雖開通,但環境保護也面臨新的課題,為保護該線路環境,黃炳晴同志帶領部分隊員每周至少開展兩至三次環保活動,他們帶上蛇皮袋,火鉗等工具,將行人丟棄的面巾紙、食品袋等雜物撿起收集,難度之大可以想象,而黃炳晴同志卻多年如一日,不怕臟不怕累,堅持至今,后期還將繼續,他為和平的環保工作樹立良好的個人典范。
三、擴大整修東山公園博物館后山活動場所
東山公園博物館后山有一面積約700多平方米的山地。由于多年無人整修,茅草有兩層樓高,從石油公司小道至東山公園鍛煉的居民要避開此路段,為增加活動場所,黃炳晴同志帶領隊員從2021年4月中開始對該山地整修,時令盛夏、酷熱難耐,可黃炳晴同志不顧中暑的安危,帶領隊員早起晚歸,經過100多天的戰酷暑,現已基本完善,場地擴容至1000多平方米,并由愛心人士捐獻,安裝各體育器材、石凳等運動休閑設施,為縣城居民的運動休閑提供了便利。
黃炳晴同志自做公益事業以來,不計較個人得失,并邀請家人一起參與,且從小孩給的生活費中節儉一部分拿來購買各種工具、設施,他本人是個下崗工人,還是個9級傷殘人員,多年來不畏嚴寒、不畏酷暑,為和平的文體公益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肯定,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他獲評“和平好人”榮譽稱號是和平人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