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塘鎮秀河村:移風易俗助推陳規陋習蛻變成比文化、比家風的新風尚
長塘鎮畬族村是以畬族與漢族兩個民族為主居住的村莊,這里的群眾善良、好客、熱情大方,但長期以來的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風氣,一度風靡盛行?!叭朔晗彩戮袼背闪穗y以啟齒的“儀式災難”,不僅破壞生產力,還導致部分群眾因隨禮而致貧。隨著畬族村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工程,群眾的風俗觀念逐漸改變,大吃大喝的“面子工程”開始減少,新辦、簡辦的新風尚正在形成。
畬漢一家親,同心建設美麗和諧秀河村
“立新易、破舊難”,為了進一步破除陳規陋習,大力倡導和弘揚文明新風。秀河畬族村堅持黨建引領,不斷發揮巾幗志愿服務的獨特優勢進行入戶宣傳民族團結對建設美麗和諧家園的重要性,引導村民移風易俗,在村務管理中,村委積極組織各民族代表共商村中事務,制定村規民約,用實際行動積極創建畬漢一家親的良好局面,從而加強村民自治,維護社會穩定,樹立良好村風,
全方位推進移風易俗宣傳工作,黨員干部責無旁貸,帶頭沖破傳統陋俗的桎梏。村“兩委”干部帶頭實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積德行善,為群眾起到了示范模范作用。村婦聯組織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向村民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耐心解釋移風易俗的必要性和陳規陋習的危害,引導村民以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為己任,自愿開啟新生活方式。
村規民約“約”出文明鄉風
在認真地聽取了黨員、干部、群眾對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的建議和意見后,在充分尊重傳統風俗的基礎上,把移風易俗融入各村的《村規民約》,讓村民知曉節儉是進步,而不是薄情寡義。
在民族團結,鄉風文明的帶動下,秀河畬族村創辦合作社,以“抱團發展”模式發展蓮子種植產業,在村民的積極推動下,蓮子種植業從去年的幾戶增加到今年的十幾戶,從去年的30多畝到今年的150多畝,合計創收了利潤40多萬元,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過去村民講排場、比氣派的陋習,蛻變成比文化、比家風的新風尚。秀河畬族村將繼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以潤物無聲的傳播方式,倡導健康綠色的文明新風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