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鎮水背村:移風易俗理出新風尚新鄉風
走進大壩鎮水背村,文明新風撲面而來。今年以來,該村不斷建立健全村規民約、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將移風易俗行動作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以文明“小氣候”溫潤社會“大環境”,繪就一幅幅干凈、清新、幸福的美麗畫卷。
紅白理事會“理”出新風尚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水背村的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消費愈演愈烈,小孩滿月、建房、開業、學生上學、當兵等許多事情越辦越隆重、越辦越闊氣,群眾內心反對卻又無可奈何。
為推進移風易俗,水背村“兩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成立了移風易俗領導小組,村支書任組長,其他干部任副組長,各村民小組代表為小組成員,明確各村干部為第一責任人,出臺了關于婚喪嫁娶的村規民約,對農村婚喪嫁娶及各項喜慶事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對于宴請,該村對酒席用菜數量、迎親車輛、樂隊數量、喪事、建房等方面做出明確要求。
為了取得良好的成效,該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整改方案,通過召開黨員會、村民代表會、紅白理事會、張貼村規民約、動用村大喇叭廣播、紅白喜事上現場宣傳等多種形式宣傳,確保婚喪新規人人皆知,爭取全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紅白理事會的宗旨,就是要積極向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引導群眾移風易俗,耐心做好群眾的思想疏導工作。我們倡議村民嚴格按有關規定辦事,凡事要堅持新事新辦,廢除陳規陋習,既要氣氛熱烈,又要文明莊重。辦理本村婚喪事宜,堅持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反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反對婚喪事宜中搞封建迷信活動。”水背村黨支部書記陳偉能告訴記者。
道德評議會樹起新鄉風
近年來,水背村積極開展好媳婦好婆婆、道德模范、敬老標兵、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通過評選典型,讓身邊的鮮活事跡帶動更多的人,從而推動水背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在全村掀起倡導真、善、美的和諧社會氛圍,推動了鄉風文明。
道德評議會通過對人情攀比、奢侈浪費、忤逆不孝、好吃懶做、抹牌賭博、封建迷信等行為進行批評教育,幫助教化群眾。道德評議褒揚善行義舉,貶斥道德失范,引導群眾在“我看、我聽、我評、我議”的過程中判斷行為得失、確定價值取向,進而規范自身行為、做到見賢思齊,達到“評議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
通過開展道德評議會活動,樹立尊老愛幼、夫妻恩愛、婆媳和睦、鄰里團結、保護環境、講究衛生的良好風尚,進一步弘揚互敬互愛、互讓互諒的家庭美德,更好地引導廣大家庭重視家庭角色塑造,樹立文明家風,建設和諧家庭,倡導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促進家庭美德與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推動家庭成員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實踐者。